基督徒正確的慎終追遠2
*「…那聽我話,又信差我來者的,就有永遠的生命…是已經出死入生了。」-約五24
壹、聖經中關於人死後的問題
一、人死後靈魂的去處-「陰間」
*「…你們使我白髮蒼蒼,悲悲慘慘的下陰間去了。」-創四四29
*「雲彩消散而去,照樣,人下陰間也不再上來。他不再回自己的家,他本地也不再認識他。」-伯七9~10
*「在你所要去的陰間,沒有工作,沒有謀算,沒有知識,也沒有智慧。」-傳九10
所以陰間乃是專為死人預備的拘留所;也就是保存死人靈與魂的地方,並且在此等候復活。
故此,人死後不可能變成鬼來作弄人,也不可能變成神來保佑人、祝福人。
二、「陰間」分為兩部分(路十六19~31)
1、陰間快樂的部分(樂園)-是義人的靈魂所在的地方;也就是亞伯拉罕、拉撒路和一切得救聖徒所在的地方。
a、「那討飯的…被天使帶去,放在亞伯拉罕的懷裡。」-22
b、「耶穌對他說,我實在告訴你,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。」 -二三43
c、主死後三日三夜在陰間的樂園裡。-太十二40。
2、陰間痛苦的部分-是罪人的靈魂所在的地方;也就是那財主和一切滅亡的罪人所在的地方。
a、「財主也死了,…他在陰間受痛苦,…在…火焰裏極其痛苦。」-路十六22~24
b、死了的罪人,靈魂都在此暫時被拘留,等候白色大寶座的審判。
c、陰間的兩部分,彼此能望見,也能彼此通話,但有深淵限定,不能相通。
3、路加十六章財主與拉撒路的故事。有人說,「財主沈淪是因他曾享福,拉撒路得救是因他曾受過苦。」這是否正確,還是有別的原因?
他們的不同,不在於貧富,不在於生前享福與受苦,乃在於「信不信神的話」,討飯者得救不是因他貧窮,乃是因他聽從神的話,(約五24,弗一13),財主滅亡不是因他富有,乃是因他棄絕神的話。(徒十三46)。
*「…那聽我話,又信差我來者的,就有永遠的生命…是已經出死入生了。」-約五24
*「你們…聽了真理的話,就是那叫你們得救的福音…」-弗一13
*徒十三46,48「…因你們棄絕這話,斷定自己不配得永遠的生命,…我們就轉向外邦人去。…凡指定得永遠生命的人都信了。」
神今天不用神奇的方法來表明祂自己,神只要人相信祂聖經上的話。人若不聽從神的話所說的,就是有人神奇的從死人中復活,他們也不會信服。
三、關於『巫術招魂』的問題(撒上二八3~25)
主的話說,『雲彩消散而過,照樣,人下陰間也不再上來。他不再回自己的家,故土也不再認識他。』(伯七9~10)所以,人死後下了陰間,就無法再上來!
申命記十八9~12『那些國民所行可憎惡的事,你不可學著行。你們中間不可有人使兒女經火,也不可有卜的、觀兆的、用法術的、行邪術的、用迷術的、交鬼的、行巫術的、過陰的。凡行這些事的,都為耶和華所憎惡的。』這些事都是神所憎惡並嚴厲禁止的。
貳、關於祭拜祖先的問題
一、中國人祭拜祖先的主要原因有兩個
1、是由於迷信異教邪說,以為「可為活人與死人賺得功績」,「可為死後靈魂的西天之旅消除障礙」,「可免去死人靈魂的騷擾,反得其庇護」,這一切的觀念,都大大違背聖經的真理,使人受迷惑。
2、是為了對祖先表示「孝敬」,中國人最強調孝道;故曰:「夫孝德之本也」(孝經),「百善孝為先」。
聖經更注重孝道。
a、「當孝敬父母,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,得以長久。」-出二十12
b、「打父母的,必要被處死」,「咒罵父母的,必要被處死」。-出二一15,17
c、「戲笑父親,藐視而不聽從母親的,他的眼睛必為谷中的烏鴉啄出來,為雛鷹所喫。」-箴三十17
d、「作兒女的,要在主裡順從你們的父母,因為這是正當的。要孝敬父母,使你亨通,在世長壽。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。」-弗六1~3
二、基督徒對待祖先的態度
1、對祖先可以「尊敬、記念」,卻不該「敬拜、祭祀」。
a、主的話清楚表明:「當拜主你的神,單要事奉祂。」(太四10)又說,「除了我以外,你不可有別的神…不可跪拜那些像。」(出二十4~5)祭拜祖先,便是把祖先當作神了!
b、曾子說,「椎牛祭墓,不如雞豚之逮親存。」歐陽修說,「祭之豐,不如養之薄。」可見連中國的古聖先賢也知道祭祀之無益。
2、食物是為養活人的身體。人死了,靈魂下了陰間,根本不需要,也享受不到「祭物」。【例:睡覺不能吃,何況人死後。】
3、祭拜祖先,雖可能是一片孝心,但與真理不合,對祖先毫無助益,反而邪靈、污鬼接受了祭拜,大大得罪了神。
4、中國人強調「慎終追遠」,追溯到人類的第一代祖先是亞當,夏娃,而他們的源頭卻是神,所以敬拜神才是真正的「慎終追遠」。
5、「祖先牌位」是異邦迷信的產物,不能代表祖先,反而給邪靈一個躲藏處,來僭取人的敬拜。祖先的真代表,乃是你我本身。
6、當趁著先祖、父母活著時「在主裏」孝敬他們,奉養他們並帶他們接受福音,得著永遠的生命。【例:洪水與救生艇】
參考信息和資料
一、初信課程,第三課-了結往事
二、初信造就,第二篇-往事的了結
三、聖經要道(卷六),第56、58題
四、聖經提要(卷一),撒母耳記上
五、福音問題,第38問
六、福音題綱,第92題
七、到底有沒有神
八、哥林多前書生命讀經,第49~50篇
留言
張貼留言